百度、阿里、腾讯三家大佬窥觊的智能医疗要怎么玩?
多年以来,百度、阿里、腾讯三家大佬在智能医疗的动作不断。在这块领域,BAT却一直水土不服,难以“玩转”。今年,三家重新调整在互联网医疗上布局路线,阿里和百度把重心押在智能的医疗“大脑”上,腾讯,依然走在入口之路。
阿里云通过发布ET医疗大脑进军智能医疗。一年多的研究训练,人工智能ET具备多项医疗能力,可承担医生助手的角色。在此之前,阿里在智能医疗的主要布局,还集中在医药平台的搭建上。如今,阿里不满足于建立药品销售和医疗服务的平台,切入未来医疗。继百度之后,阿里把目光瞄向了医疗“大脑”。
另外一边,“百度医疗大脑”是通过海量医疗数据、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进行人工智能化的产品设计。可以模拟医生问诊流程,与用户多轮交流,依据用户的症状,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,反复验证,给出最终建议。在过程中可以收集、汇总、分类、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,提醒医生更多的可能性,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。
阿里云ET医疗大脑的研发大量采用深度学习技术,通过海量数据作为示例来训练机器完成特定任务,即由计算机通过学习病例数据来提升医术。由于可以24小时不睡觉,同时处理成千上万项任务,ET的学习进步速度大大超过人类。
阿里云已经开始试图利用ET医疗电脑进行病症的诊疗。通过和华大基因合作,ET对大量肺腺癌病例的DNA序列进行分析,寻找致病的关键基因突变。并拥有了一套超声甲状腺结节智能诊断系统,这套算法可以对甲状腺B超快速扫描分析,圈出结节区域,并给出良性与恶性的判断,大大节省了医生的诊断时间。一般来说,人类医生的准确率为60%-70%,而当下算法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5%。
朗锐慧康所了解到,在阿里云的战略规划中,机器智能对产业的深度影响,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。而这,得益于现在互联网的发展,使得数据在线,可以参与决策,和算法平台和计算能力相结合,产生新的价值。而阿里云的目标,则是通过技术去为商业创造价值,解决实际问题。人工智能平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,从而利用大量数据,提高人工智能技术。
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,BAT处在刚刚起步的领域。医疗机构中,还有大量数据以纸质形式存在,并没有在线;同时,个人健康资料的归属并没有界定,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还亟待解决,政策也并没有完善。而同时,人工智能系统辅助医疗,并不是取代医生。而是辅助医生诊断和分析结果,提高诊断速度,同时促进算法迭代;做到“算无遗漏”;整合医生个人经验,形成新的经验,提高医疗服务的价值。
本文由朗锐慧康编辑整理(www.lrioh.com)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热门资讯
- 2019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发展趋势预测
- 可穿戴医疗设备助力智慧医疗高速发展
- 互联网+医疗,让就医更智能。
- 火热的AI+医疗背后,企业如何盈利?
- “互联网+医疗”版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怎么...
- 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智能医疗领域发展前景巨大...
- 健康一体机,更好的服务于百姓。
- 智能可穿戴设备助力老年健康市场。
- 让问题疫苗无所遁形 区块链在医药追溯领域...
- 大数据对于传统医疗模式的转型升级
- 未来高端医疗器械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
- 中美贸易争端再起 医疗器械行业影响分析
- 国内远程医疗市场快速增长
- 当医疗遇上人工智能的无线想象
- 分级诊疗政策强力推动 医疗器械POCT高速发...
- 未来人工智能对中医的发展影响
- 数据挖掘在医学大数据研究中的应用
- 人工智能的兴起为医疗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
- 县域医疗崛起 建设独立检验中心成为硬指标
- 人工智能和医疗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趋势